一、坚持政府引导,提升服务
一是开展调查研究。围绕“新时代小水电转型升级发展”调研课题,坚持问题导向,采取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座谈交流、蹲点调研等多种调研方式,认真梳理行业发展面临的堵点难点,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明确以小水电集约化运行、物业化管理为抓手推动转型升级。二是听取多方意见。主持召开小水电绿色改造和现代化提升座谈会,邀请市县水利部门、科研院所、小水电相关企业参会交流讨论,共促小水电绿色发展。三是搭建交流平台。在全省农村水电工作会议、综合业务培训等全省性会议中,邀请先进县市、运维厂家分享集约化运维和绿色改造经验做法,组织厂商交流推介会,为政府、企业牵线搭桥,打通政企合作渠道。
二、强化政策支持,助力转型
在充分调研交流的基础上,2024 年湖南省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小水电集约化物业化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通过宣传引导、市场运作、科技赋能、系统治理、示范引领等方式大力推进小水电智能化改造、集约化运行、物业化管理,以“电站运行安全、挖潜降本增效、生态保障有力、管理智慧高效”为目标,推动小水电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全力助推“碳达峰、碳中和”。《指导意见》鼓励结合“智能化改造、集约化运行、物业化管理”建设,统筹推进小水电绿色改造和现代化提升、流域联合调度、安全生产标准化、生态保障、绿色小水电示范创建等重点工作,实现小水电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共赢。
《指导意见》的出台进一步明确了湖南省小水电发展方向,增强行业发展信心,助推突破发展困局。
三、鼓励多方参与,创新发展
湖南省充分发挥“政府搭台、市场唱戏”作用,加快市场主体培育,创新合作模式,推动市场快速成长和规范发展。
一是政府主导模式。浏阳市由水利局牵头,以水利局下属17家小水电为主体,引入福建力得公司建设了浏阳市小水电集控中心,实施集约化运营,通过国有电站示范带动,吸引周边民营电站加入,目前已集中运营小水电站36 座,占浏阳市小水电站总量的34%。二是银企合作模式。郴州市试点推出“取水贷”政策,政府牵头搭建金融企业和电站业主交流平台,充分运用金融工具解决小水电发展资金瓶颈。目前苏仙区已建成小水电集控中心,16 座电站实现了集约化运行,完成“取水贷”4 笔,贷款总额500 万元。三是企业自主模式。汝城县南岭能源集团以集团自有5 座小水电为基础,自筹资金建设集控中心,同时吸纳周边小水电实施集中运维,目前已集中运维10 座小水电站;新宁县金利水电公司自筹资金建设集控中心,对旗下4 座梯级小水电进行集中运维、梯级调度;炎陵县引入华自科技、江河智能两家运维公司,采取运维公司与当地水电企业合资模式,建成两座集控中心,集中运维小水电站22 座。
通过政府助力、市场推进两手发力,目前,湖南省已建成区域集控中心7 处,集中托管运维小水电站超200 座,发电效益同比增长10%,实现安全效益、绿色效益、经济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