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防止物体打击事故
1.3.1 进入生产现场人员必须掌握相关安全防护知识,正确佩戴合格的安全帽。工作场所井、坑、孔、洞或沟道、缝隙等,应覆以与地面齐平的坚固盖板, 作业平台临边必须装设踢脚板。建构筑物或设备设施上搁置物、悬挂物必须采取防止脱落、掉落措施。
1.3.2 高处临边原则上不得堆、放物件,必须堆放时应采取防止物件掉落措施。在格栅式平台上堆、放小型物件时,应铺设木板或胶皮等,采取确保物件不掉落的措施。
高处场所的废弃物应及时清理,清理前应做好防止物件掉落的措施。
1.3.3 高处作业时,必须做好防止物件掉落的防护措施,严禁两名及以上作业人员同时攀爬直梯;使用工具袋时,应拴紧系牢; 上下传递物件时,应用绳子系牢物件后再传递,严禁上下抛掷物品。
上、下层垂直交叉同时作业时,中间必须搭设严密牢固的防护隔板、罩栅或其它隔离设施。无专项施工方案和现场安全措施未落实,禁止立体交叉作业。
高处作业地点的下方应用围栏设置隔离区,人员进出通道口和通行道路上部应设置安全防护棚;无法设置隔离区的应设警戒区,应设专人监护,人员不得在工作地点下面通行和逗留。
1.3.4 从事手工加工的作业人员,必须掌握工器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及安全防护知识,作业前应检查工器具安装牢固。
从事人工搬运的作业人员,必须掌握撬杠、滚杠、跳板等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及安全防护知识,必须戴好安全帽,防护手套, 穿好防砸鞋,必要时戴好披肩、垫肩、护目镜。
1.3.5 进入锅炉炉膛、尾部烟道、脱硫吸收塔、电除尘等设备内部进行工作前,应先清除上方可能掉落的焦、渣,并做好防止工作时上方落物的安全措施。
1.3.6 风力发电机组叶片有结冰现象且有掉落危险时,禁止人员靠近。登风机前,应确定无高处落物风险。禁止两人同时攀爬。随手携带工具人员应后上塔、先下塔。
1.4 防止机械伤害事故
1.4.1 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能培训,并掌握现场操作规程和安全防护知识。
操作人员着装不应有可能被转动机械绞住的部分,必须穿好工作服,衣服、袖口应扣好、扎紧,不得戴围巾、领带,长发必须盘在帽内。
使用机床时,必须戴防护眼镜,不得戴手套。不得在运转设备的旋转和移动部分旁边换衣服。
1.4.2 机械设备各转动、传动部位(如传送带、齿轮机、联轴器、飞轮等) 必须装设防护装置。
机械设备必须装设紧急制动装置,“一机一闸一保护”。周边必须划警戒线, 照明必须充足。
工作场所应设人行通道,设备移动或转动时与构筑物或固定物体之间安全距离不符合要求的区域,应用固定式安全网封闭隔离,限制人员通行。
1.4.3 在停运检修的机械设备上工作,应切断电源、风源、水源、汽(气) 源、油源等,必须采取强制制动措施,防止设备突然转动。
1.4.4 严禁清扫、擦拭和润滑运行设备中的旋转和移动部分, 严禁将头、手、脚伸入部件活动区内。
1.4.5 输煤皮带的转动部分及拉紧重锤必须装设遮栏,加油装置应接在遮拦外面。输煤皮带两侧人行通道必须装设固定防护栏杆和标识明显的紧急停止拉线开关。
1.4.6 在输煤皮带运行、备用过程中,严禁清理皮带和设备中杂物。在防止输煤皮带启动安全措施实施前,输煤皮带上严禁站人,严禁跨越和爬过输煤皮带, 严禁在输煤皮带上传递各种用具。
1.4.7 给料(煤)机在运行中发生卡、堵时,应停止设备运行, 做好设备防转动措施后方可清理塞物,严禁用手直接清理塞物。
钢球磨煤机运行中,严禁在传动装置和滚筒下部清除煤粉、钢球、杂物等。
1.4.8 空气预热器内进行检修工作前,内外部人员信息必须保持通畅并做好相应的安全措施;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盘车时,内部人员应撤离至安全位置;盘车用的工具应封闭存放,由专人保管。
1.5 防止灼烫伤害事故
1.5.1 电工、电(气)焊人员均属于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业技能培训, 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电工作业、焊接与热切割作业、除灰(焦)人员、热力作业人员必须经专业技术培训, 符合上岗要求。
电(气)焊作业面应铺设防火隔离毯并做好防焊渣、焊花飞溅的措施,作业区下方设置警戒线并设专人看护,作业现场照明充足。
1.5.2 作业人员应避免靠近或长时间地停留在可能受到灼烫危及人身安全的地方。
进行接触高温物体的工作,必须穿好防烫伤的隔热劳动防护用品。电(气) 焊作业人员必须穿好焊工工作服、焊工防护鞋, 戴好工作帽、焊工手套,其中电焊须戴好焊工面罩,气焊须戴好防护眼镜。化学作业人员(配置化学溶液,装卸酸(碱)等)必须穿好耐酸(碱)服,戴好橡胶耐酸(碱)手套和防护眼镜(面罩)。
1.5.3 在维护和检修热力系统的阀门、管件、设备时,必须采取防止汽水串通的可靠隔离措施。
严禁在热力系统消压、放水前作业,严禁近距离检查带压状态设备、管道的泄漏,严禁用敲打法检查管道的泄漏,严禁带压堵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