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衢州的碧水青山间
镶嵌着 220 座水电站
它们点多、面广、规模小
是点亮山区的颗颗“明珠”
乡村发展的源源动力
但也曾面临着
管理水平落后、
周边环境无法保障等问题
如何“破圈”转型升级?
走出一条“绿色大道” 新入列
“2022 年绿色小水电示范电站”国家队
的茅岗二级水电站
或许能解秘~
01 生态优先,人水和谐
时值枯水期,茅岗二级电站上下游的河道里依然碧水潺潺。
为保障坝下河道的水生态环境,电站保持常年一级电站至少开启一台机组发电,通过尾水处生态泄流阀下泄生态流量,并设置生态流量监测与监视装置实现智能在线监管。
通过生态流量稳定持续泄放,河道断流、干涸的“生态之殇” 一去不复返。如今这里四季绿水长流,水质优越,宛若一条玉带蜿蜒于乡野田间,风景怡人,更造福于民,为下游工农业生产用水、群众生活用水提供了稳定的水源保障。
02 技改先进,管理高效
茅岗二级电站于 1977 年投产发电,引茅岗水库一级电站尾水发电。1981 年—2010 年,电站先经历 2 次技术改造,设计水头 73米,目前共有装机 4 台,总容量 1550 千瓦,年发电量稳定在 500万千瓦时。
多年来,电站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对所有机电设备、水工建筑设施进行了更新改造,实现设备全面自动化运行,基本实现无人值班少人值守。同时加强软、硬件设施建设,完善规章制度, 提高管理效能,美化电站环境。
03 绿“益”盎然,与民共富
电站经营状况良好,实现盈利的同时还积极反哺社会公益项目,为当地村民修建多项公共基础设施,助力乡村振兴。
“福”射薄弱村,助推共同富裕。电站和周边村委签订“千企结千村,消灭薄弱村”村企结对协议,先后帮助音坑乡明廉、姚家等村发展发展特色产业、拓宽村集体增收渠道。如帮扶什城村因地制宜种植油茶林,实现该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超十万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承载着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
近年来,衢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生态发展理念,全力推动小水电站绿色发展转型。目前,我市已创建 6 座高标准绿色小水电站,一条生态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经济合理、管理规范的衢州“绿色大道”,正越走越宽~